国内视频网站遭遇寒流 多重“利空”内外齐浮现

2007-4-06 13:58    作者: 王小乔    来源: 南方周末

网友评论0   [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编者按: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的成功,刺激了中国视频网站的飞速发展,但对于绝大多数本土视频网站而言,由于政策、版权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它们注定不可能复 >制Youtube的神话
    
    2007年2月2日,YouTube按照维亚康姆的要求撤下了10万段视频图/Phototex
    监管之忧
    
    3月16日,一家拥有自己的网络主持人、网络记者并自办节目的网络电视台被广电总局查封。这家名为“中国国际中文电视台”的网站,是2007年以来第八个被查封的视频网站。
    
    查封的原因,一是“自设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二是不具备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后一条,几乎涉及目前国内2/3以上的视频网站。
    
    早在2003年,广电总局就颁布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并确立许可证准入制度;2004年,再次颁布修订版;但直到2006年底,才开始正式出手监管。
    
    2006年被称为网络视频元年。这一年,国内视频网站从年初的30余家激增至250余家。它们是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的追随者,这家美国网站创立仅一年,日浏览量就超过了1亿,相当于每3个美国网民就有2个是它的用户。
    
    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我乐网”日均浏览量也达到800万。据艾瑞咨询公司的数据,2006年,一半以上的中国网民浏览过视频网站。
    
    视频网站在国内飞速发展,与风险投资的推动密不可分。据了解,过去数年内国内视频网站共获得了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
    
    但随着监管加速,国内绝大多数视频网站正面临生存危机。目前,广电总局已颁发的180余张许可证中,多数授予广电系统下属网站,少数授予电信和门户网站,其余都在等待广电总局的审批。
    
    版权之困
    
    在面临政策限制的同时,这些网站还要应付越来越多的版权官司。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央视向多家未获得授权的视频网站发出侵权警告。
    
    在美国,Youtube也受到传统电视媒体的集体反攻。今年3月,继CBS向其提出10亿美元的侵权诉讼之后,新闻集团和NBC直接联合推出同类型网站与之竞争,这三家电视传媒集团在美国均位列前四名。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80%以上的网络视频内容都是未经正版授权的。
    
    “即便是电信系统的收费视频网站也存在盗版,只不过比例相对较低。”该业内人士是中国电信系统下的“互联星空”网的内容中间商,“虽然是收费服务,但我们作为提供内容的中间商所占的收入分成很低,根本支付不起内容100%正版,更不要说那些免费的视频网站。”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收视率”高的节目的版权――盗版电影、境外电视节目、境内大型内容提供商的节目――或者买不到,或者没钱买。创业最初,很多网站就开始盗版。
    
    也有一些视频网站从创立之初就坚持购买版权。视频网站悠视网总裁李竹承认只使用正版内容必然影响流量,“我在创办网站之前也曾犹豫过,但考虑到盗版内容将使广告客户望而却步,并不是一个好的盈利模式。”
    
    显然,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内容提供商的支持。Youtube以17亿美元的高价被Google收购后,就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版权谈判之旅。但3月初,据《纽约时报》报道,由于与传统电视媒体在广告分成上谈不拢,Youtube的行动收效甚微。 
    
各家视频网站通过盗版,成功吸引人气之后,却引发新的问题。“几乎零成本的节目导致该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模式模糊。目前,没有一家视频网站是盈利的。这是政策之外视频网站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艾瑞咨询公司 >研究副总监曹军波分析道,“这还会影响风险投资的第二轮投资。”
    
    此外,中国的视频网站还要为巨额的带宽成本埋单。视频网站Tivx总裁吴波介绍说,中国的带宽成本是美国的4倍。
    
    谁能幸免
    
    但网络视频产业所孕育的巨大利益,是相关各方都不会忽略的。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视频市场广告收入达到6亿元。
    
    各路人马都对此垂涎不已。2002年时,中国电信就进入网络视频领域,利用自己的宽带网络和成熟的付费体系,在全国开设付费的“互联星空”视频点播网站。合作方是央视以及一些大型内容提供商,按一定比例分成。
    
    央视也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2005年开始在央视国际网站上内嵌可点播的栏目视频。一年后又拿到IPTV牌照,成立新媒体事业部,其中甚至包括手机电视业务。
    
    不过传统广电产业的优势能否发挥,并不确定。毕竟通过互联网观看视频更方便。2007年2月2日,YouTube按照维亚康姆的要求撤下了其版权内容之后,却依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YouTube在网络视频市场中的份额由去年底的41.1%上升到了43.3%。而维亚康姆旗下的MTV.com的访问量却逐月下跌,访问量不到YouTube的两成。
    
    门户网站凭借巨大的人气和既往良好的传统媒体关系顺利拿到正版内容。新浪宽频于2006年取得了央视40余档新闻节目独家网络传播权;腾讯采用P2P技术,也签下了百余家湖南卫视等地方电视台和内容提供商;搜狐着力开发新的领域――购买世界杯和NBA的独家网络视频。
    
    “在网络视频产业,目前没有任何一方可以控制整个产业链,即便是拥有垄断资源优势的电信类企业和广电类企业,也没有绝对的实力打通网络视频产业所有环节。”曹军波认为,“游戏规则明确之后,有利于企业协调各方的利益,这时产业链的核心才能逐渐形成。”
    
    曹军波比较看好拥有深厚的政府背景、电信资源、传统媒体经验人才的视频网站,他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潜力股。
    
    在悠视网总裁李竹看来,未来将形成几家甚至一家视频聚合平台。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等只是作为产业的上下游存在,而不是像目前这样,一窝蜂的都去做视频播放平台,“谁也不能通吃一块大蛋糕”。
    
    不管如何,随着游戏规则的日益规范,大多数喧闹的中小视频网站将完成他们“启蒙”的使命,伴随而来的,是势不可挡的互联网视频新时代。正如比尔.盖茨在2006年达沃斯经济年会上预言:“未来五年,互联网视频必将为传统电视业带来一场革命。”(王小乔)

TAG: 视频网站
网友评论0

更多>>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商业热点

更多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