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市场止跌回稳 进口量减少才能解决问题

2007-12-12 15:03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千木

网友评论0   [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PTA内盘市场经历了上周的期货连累的大跌之后,本周开始止跌反弹。由于期货主力合约转战3月期货,而另一主力1月期货也从最低的6900元/吨附近回弹至7050元/吨,现货也从6800元/吨的底部开始反弹,部分聚酯工厂开始在现货市场抄底收货以摊低成本,合同货毕竟大大高于现货价格,无论是十二月国内合同结价或是外盘合同货结价,目前看来低于7300元/吨的可能性还是没有,一来承兑贴现已经高达10%,二来外盘合同结价看来也不会低于830美元/吨,内盘合同过份结低于外盘合同价也不太合理。在聚酯工厂和一部分贸易商的收货动作之下,内盘PTA价格开始向6900元/吨现款船板靠近,但因内盘需求尤其是资金问题仍是影响巨大,因此买方的能量并没有完全爆发,总体来看,内盘PTA在7000元/吨还将遇到相当的阻力。和内盘的触底反弹相比,外盘PTA市场因下跌不快也没有反弹的能量,相反因外盘合同和现货走货不畅,卖家仍略有恐慌性的出货动作,毕竟目前的内外盘倒挂之下,融资商不会有太多需求,而聚酯工厂也多采购合同货,对价格相差无已的外盘现货并没有太大兴趣,外盘缺少需求的情况下价格阴跌也成为必然。从目前情况看,除非内盘现货回稳7000元以上,否则的话,以合理的内外盘倒挂折算,外盘价格也应该跌至820美元/吨才属正常,但是好在外盘PTA合同和PX合同价都存在坚定的成本支撑,外盘现货价格也很可能在830美元/吨站稳甚至向840美元/吨靠拢的可能,毕竟缺钱的融资商必须买外盘抛内盘,因此外盘坚挺也存在相当的理由。

  而进入今年的最后一月,前三季度的过度消费尤其是上半年的聚酯过度消费透支了全年需求的恶果开始显现,很显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限制,国家抑制出口增长过快以及不断加息抑制经济过热这几大因素对于聚酯中下游及纺织市场的影响开始出现,而且从力度来看,这一影响很可能是中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最后一个月的市场表现已经验证了上述的判断,目前聚酯产销明显下降,聚酯负荷有下调态势,下游在出口增长放缓和银根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倍感困难。因此未来的聚酯需求增长将大大低于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以前三季度需求增长18%左右折算,未来三个月左右的聚酯消费可能只在10%左右的水平,从量上算,PTA的月消费量应该在125万吨,MEG的月消费量应该在53万左右才属正常,如果以目前的PTA/MEG国产量算,PTA的进口量应该在50万吨以下,MEG进口量应该在37万吨左右才属正常,目前的供求矛盾尤其是PTA的供应过剩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十一月和十二月的进口数据相当重要,从过去的十一月来看,聚酯工厂在十一月均加大执行合同货数量,因此十一月PTA进口量应该高于十月的低水平可能在58万吨左右,而MEG进口量则因中东和北美装置故障出现巨大缺口,因此MEG的供求关系还不至于过剩。显然,由于巨大的进口量不减,目前PTA市场仍面临严峻考验,由于PTA一至十月进口量接近600万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全年进口量肯定略微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因此笔者仍然以为,PTA国外供应商还将继续加大减产力度,而PTA进口量的减少也将在未来的半年之内继续,未来的半年之内平均PTA进口量应该不会高于50万吨/月,因为市场自有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只有在生产效益长期荡然无存的状况之下,只有在买方已经渐渐远离国外货而逐步改变采购习惯和财务状况而建立新的合作伙伴的情况之下,国外卖方才会退出这一市场,而要实现这一过程也许是一波三折相当漫长而痛苦的,这一过程中的价格竞争将是激烈而且残酷的,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半年乃至一年时间内,国外PTA供应商的减停产过程将十分频繁,其效益下滑的速度和幅度仍将可观,只有在国外的一些中小装置永久性停产之后,在中国的PTA进口量长期下调至50万吨以下之后,PTA行业的洗牌过程才基本宣告结束。
网友评论0

更多>>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更多总裁风采

权势商人荣智健 海尔之父张瑞敏 陈天桥的网游人生
王者狂人马云 巨人史玉柱 饮料大佬宗庆后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商业热点

更多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