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对纺织领域投资显示印度仍是一块热土

2008-4-02 09:03    作者: webmaster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网友评论0   [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全球动荡会波及印度民营企业的资产交易空间吗?自从元月份全球动荡开始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频繁出现。近期的Sequoia投资显示,印度尚未受到影响。

  印度Nahar零售以“棉郡”品牌而闻名,据报道,Sequoia将对快快速增长的零售商Nahar零售投资12亿卢比,Nahar零售将尝试以联盟零售方式打造一个盈利性质的品牌。

  自从现身江湖以来,Nahar零售已经抢占很多地盘。有传闻说,它在300多个城市建立了400多个销售网点。但是,在零售业,快速扩张是一回事,打造一个赚钱的企业是另一回事。

  零售商必须保证商场基本不亏损,然后有较可观的利润。首先必须立足,然后把这些落脚点转化为销售。并非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

  Arvind品牌在6-8年前试图打造一个与时俱进的零售形象,但只成功了一阵子,至少打造了一个庞大的零售网络。但是,随后,在2-3年内,快速倒退,似乎因为大部分商场从来都没有达到保本经营。

  还有少数商家业尝试了走这条路。Kewal Kiran是一家老牌企业,他们利用大约三年时间建立了75家商场。总体上,这家公司大约覆盖了60-70个城市,销售网点大约100个。

  傻老头(Pantaloon)零售大约有1000家商场,其经营方式大约80种,40家商场属于傻老头新。Raymond有接近500家销售网点,但建立这些销售商场历时数十年。Madura是Aditya Birla Nuvo下属企业,这家公司有接近250家品牌专卖点,覆盖43个城市。

  因此,“棉郡”打赌的成分似乎大于其他企业。也许,是一种工作进程。公司网站上写着,公司的任务:“我们的目标是,让消费者承认我们是天天低价商业模式中发展最快的零售商。”

  网站上说,棉郡吸引消费者眼球,因为公司提供巨幅折扣。

  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很不容易,因为进入领域的门槛很低。创造一个产品和形成不同的风格都非易事。来自小企业的竞争很激烈,大企业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尝试着通过价格平台竞争。

  老牌公司,简单提几个名字,Madura, Arvind以及Zodiac,他们的定位都相对在高档市场。在新近成功的商家里面,Provogue和Wills生活方式一直采取高价定位。

  很明显,价值定位从理论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印度毕竟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但是,是一种期待产品。一个品牌的价格定位有可能冒险,被视为穷人品牌。有一些具体例子,由于没有定位,品牌毫无进展。当你销售的是移动服务价格时,你可能很难卖出价格。

  如果成功,棉郡也许能够成长为印度最大的公司。但是,它能创造多少价值?根据,棉郡目前的销售额大约10亿卢比,2009年的目标是25亿卢比。

  Madura2007年销售75亿卢比,税前利润4千万卢比。Enam 2007年的一份称,Madura公司身价大约50亿卢比,低于1x销售。不论品牌是否强大,销售一直呈现增长态势。Zodiac已经奋斗到突破1x销售的评价。

  Provogue也许是唯一的一个持续被高估的品牌。依然是一个很难赚钱的行业,因此,当大基金不顾这些情况,继续拿纺织品打赌的时候,你就知道,印度依然是一块热土。


网友评论0

更多>>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更多总裁风采

权势商人荣智健 海尔之父张瑞敏 陈天桥的网游人生
王者狂人马云 巨人史玉柱 饮料大佬宗庆后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商业热点

更多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