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盼望已久的甘霖”来形容政府此次施行“医药分开”的决心。从十七大报告一锤定音,到卫生部陈竺部长对此政策的诸多强调,无疑,“医药分开”已成为新“医改”方案中解决药价虚高,乃至“看病贵”问题不可回避的焦点。
2月15日,《生命时报》首次“医药产业圆桌论坛”迎来了三位嘉宾:
北京百思力
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知本加乘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辉瑞制药原零售
市场经理关杰,这三位业内著名的营销及咨询专家也把目光投注在了这一话题之上,并进行了充分探讨。
“医药分开”不是“空降兵”
主持人:“医药分开”并不是一个“新词汇”,对它的讨论已有许多年,而且其中也有过一些争论吧?
关杰:的确,“医药分开”并非“空降兵”,对它的讨论已将近10年。一直以来,“医药分开”分到什么程度都备受瞩目。不过,卫生部现在早已否定了“医药分家”,因为医和药是左右手的关系,一下子让医院不办药房不现实。
王恒:现在的“医药分开”源于2000年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药品单独核算后将药品收支结余上交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核再合理返还给医疗机构,以求改变“以药养医”直接造成的药价虚高。
李卫民:这种观点一在社会中流传开来,就立刻受到了欢迎:老百姓觉得,天价药方就要成为历史,以后不用再为看病贵问题发愁了;药厂觉得如果能真正建立规范的竞争机制,原先很大一部分花在营销上的费用自然就能节省了,
价格低了,产品没准能更受欢迎;而药店等营销终端则认为,自己终于能从医院几近“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动块“奶酪”,商机无限。
主持人:但是,从这些年的试点情况来看做得并不好,有些仍在原地打转,有些甚至一度陷入僵局。这是为什么?
李卫民:不可否认,长期“以药养医”已经形成了顽固的体制惯性,药品利润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在医疗服务成本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粗暴地实行“医药分开”,必将令医院承受很大的
经济压力,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而且也和国家医院改革的初衷背离。
王恒:很显然,“医药分开”本身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关键是怎么做,这么多年来,对于如何“医药分开”,众说纷纭:有人说就是改门诊药房为股份制药店;有人说是将门诊药房委托
管理;有人说就是医院最好不要卖药,让人们都到社会上去购买。但这些都不够全面。“医药分开”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商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如果操之过急,不仅达不到初衷,甚至有可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王恒:是的,韩国医改的教训就很值得我们借鉴。韩国政府在2000年着手改革,要求医药分开,意图从根本上改变药品供给和消费的低效率,减少过度用药,控制药品支出。但尽管政府做足了准备,国内仍然发生了医生罢工大潮。政府疲于应付,最终,消费者的医疗消费非但没有下降,而且出现了继续上涨的势头。 带来营销格局变化
主持人:“医药分开”后肯定会带来很多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杰:“医药分开”肯定会打破目前医院垄断药品销售的局面。现在,医院一直是药品销售的第一终端,有数据显示,在药品销售市场,它占据了80%的份额。一旦“医药分开”,这一格局必然会被打破,至少药店就肯定会想从医院药房中分一杯羹。
王恒:很多药店现在都已经联合起来,形成了连锁药店。处于终端的连锁药店对
企业的话语权在加大。同时,精打细算的老百姓逐渐形成自我药疗的习惯,这些都促使企业把营销策略更多地转向了连锁药店。
李卫民:不可否认的是,社区医院也会逐渐变成“大鳄”。特别是对慢性病患者来说,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药量,社区医院的地位将不可小觑。
主持人:药店在医药流通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关杰:是的。药品零售市场健康发展可以说是“医药分开”的前提,而药店的药品销售在整个药品零售市场中举足轻重。从美国的情况来看,80%的药品在药店销售,医院的处方也可以在药事单位流通。
王恒:因此,厂家会更注重在药店的专业化推广,做大做强的连锁企业合作将会得到他们的青睐。
李卫民:但药店目前的状况还是非常艰难。
由于药店前期投入较多,降价空间受到挤压,为了保证现有的利润空间,药店药品的价格与医院价格还保持着一致,导致价格下降不明显。这不仅让老百姓没有从中充分获益,而且也使药店的利润空间和应该有的相距甚远,让其作用被大大低估。
“医药分开”需要政府支持
主持人:但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药店出去的药品,质量安全如何监管?
李卫民:“医药分开”给主管部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体制下,医院的药虽然价格高,但质量毕竟有保障,而且责任主体完全在医院。而医药分开后,药监局则要冲到第一线,承担起更多职责,才能从体制、机制上杜绝产生假药的可能。
关杰:提高药店中药师的素质也很关键。现在,我国把所有处方权都集中在医生手里,其实没有必要。一些技术成分比较低的处方完全可以由药师或护士来掌握,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如何对他们进行监管。而且一旦处方权部分放开,药店经营者即使从自己企业
品牌的角度出发,也肯定会考虑药师的素质。说到底,“医药分开”还是要从百姓方便实惠的角度出发,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利。
主持人:“医药分开”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想要真正让老百姓获益,也不能光指望这一条路吧?
王恒:真正推行“医药分开”,就得平衡好各种关系,药品供应商、医院等药品营销单位以及患者“三碗水”都得端平。而且,“医药分开”决不能唱成独角戏。
首先,国家要加大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否则就陷入了医疗诊断费用可能扩大的另一个陷阱,病人就算是“吃得起药了,还是看不起病”。其次,加快医疗保障的改革,加大医疗保障投入,补充医疗
基金,扩大
医保范围,完善医保制度。最后,医药流通领域的秩序亟待完善,否则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医药代表利益与医生利益的一致性,药品滥用问题则可能越来越严重。(作者:李学燕)